【來論】陳士良: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推進祖國統一大業
10月20日至23日,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。全會結束後在公報中強調,要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”。這不僅包含了“和平統一、一國兩制”的基本方針,仍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首選,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;同時表達了和平統一並非是兩岸統一的唯一方式,保留了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實現國家統一的選項。
回顧兩岸關係2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,和平統一需要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,相向而行。只有廣大台灣同胞與我們一起堅決反對“台獨”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,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,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,才能夠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。
2005年應胡錦濤總書記邀請連戰先生開啟“破冰之旅”。2005年4月底至5月初,時任中國國民黨(以下簡稱“國民黨”)主席連戰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參訪大陸,並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舉行會談。這不僅是繼1993年“汪辜會談”之後,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一件大事,也是國共兩黨的一次重要交流與對話,且是60年來國共兩黨主要領導人的首次會談,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。
胡錦濤和連戰會談後發表新聞公報指出,兩黨共同體認到:堅持“九二共識”,反對“台獨”,謀求台海和平穩定,促進兩岸關係發展,維護兩岸同胞利益,是兩黨的共同主張。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往來,共同發揚中華文化,有助於消弭隔閡,增強互信,累積共識。和平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,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,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。
根據當時台灣主流媒體的民調顯示,56%的民眾非常肯定連戰訪問大陸,其中有50%以上的人認為,連戰之行對兩岸關係起到緩和促進作用,有利於改善兩岸關係。正是連戰先生的大陸之行,使島內出現了“大陸熱”,並在馬英九代表國民黨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後,不僅立即推動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“三通”,恢復了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的接觸和商談,而且實現兩岸民間的大交流和各領域的大合作,兩岸關係呈現和平穩定和互利共贏的榮景,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了巨大的“和平紅利”。
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與馬英九先生舉行歷史性會晤。2015年11月7日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晤,來自全球約兩百家媒體的數百名記者,見證、記錄了這一兩岸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。這是自2008年5月馬英九國民黨當局在台灣主政,自2015年11月兩岸兩會共簽署23項協議,2014年兩岸人員往來達到940餘萬人次,貿易額近2000億美元的情況下,兩岸領導人66年來的首次會面。
會晤中習近平指出,“我們今天坐在一起,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,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,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,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共享美好的未來。”馬英九則表示,兩岸要鞏固“九二共識”,擴大深化交流合作,增進互利雙贏,拉近兩岸心理距離,對外展現兩岸關係可以由海峽兩岸和平處理,同心協力,為兩岸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
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重大舉措,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,將兩岸政治互動提升到新高度,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會晤鞏固了“九二共識”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關鍵地位和作用,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、有智慧解決好國家、民族內部的問題,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。
根據當時島內多份民調顯示,台灣約有80%的民意支持兩岸領導人的會面。但是,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台後,立即否定兩岸對話商談的政治基礎——“九二共識”,完全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形勢,使兩岸關係即刻面臨兵兇戰危局面。
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的選擇。無論是2005年連戰的“破冰之旅”,還是2015年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會晤都充分說明,只要堅持“九二共識”、反對“台獨”,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、一家人,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談,增進了解,累積互信,化解矛盾,尋求共識,兩岸關係就能和平發展,台海就能和平穩定,就能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。反之,否認“九二共識”,背離一個中國原則,圖謀“台獨”分裂,煽動“抗中保台”,製造兩岸敵意對抗,兩岸協商對話就無從談起,台海就會陷入兵兇戰危,台灣同胞利益就會受損。
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強調,要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”。這個表述進一步強調了中央政府的底線。長期以來,大陸在解決台灣問題上不僅明確和堅持對台的大政方針,就是“和平統一、一國兩制”,直至目前仍然將“和平統一”作為國家統一的首選,完全符合中華民族的民族利益。但這是需要兩岸共同努力才能夠達成的。多年來,大陸始終在為“和平統一”創造有利條件,“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,以最大誠意、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。”然而,島內“台獨”分裂勢力卻一直在阻撓兩岸的“和平統一”,甚至“倚美謀獨”“以武謀獨”,由此,大陸不得不保留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。可見,祖國的“統一”是必須達到的結果,但此過程是否“和平”,不僅需要大陸積極創造有利環境,也需要台灣同胞的共同努力,兩岸必須相向而行。
總之,統一是歷史大勢,是正道。“台獨”是歷史逆流,是絕路。唯有早日解決兩岸政治對立,朝著祖國完全統一的方向邁進,才能確保台海持久和平。在此,我們由衷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能夠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,為台海謀和平,為同胞謀福祉,為民族謀復興。並與我們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,推進祖國統一大業,堅決反對“台獨”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,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和兩岸同胞根本利益,攜手開創民族復興,祖國統一的美好未來。
(本文作者陳士良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秘書長)
(本文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媒體立場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