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來論】楊莉珊:香港青年勇敢在國家藍圖中開啟人生盲盒
10月1日國家迎來建國76周年華誕,在中共中央強力領導下、全民砥礪奮進下,我們僅用不到兩代人的時間,已從百廢待興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國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越,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。國家繼續高速發展,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,青年必須擔當重要角色,特別是香港青年,不應錯過這一生人可能只有一次的發展良機。
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
筆者日前出席香港優質師友網絡(QMN)第三屆GROWS Together學員結業禮,送一份時下年輕人都喜歡的Labubu“盲盒”給所有畢業學員,希望同學都可以勇敢打開未來,探索更多的驚喜!今天特借此文與青年朋友分享“盲盒”的驚喜。
盲盒的魅力在於“驚喜”——在打開之前,你永遠不知道會抽到什麼款式。人生也是如此,每一個選擇、每一次嘗試,都像開啟一個盲盒,都會有驚喜,只有勇敢開啟,才能遇見驚喜。成長在香港特區,國家的發展與我們並不遙遠,相反,發展的機遇近在咫尺,譬如特區政府正在推動的“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”,已放寬至29歲以下青年參與,提供每月最高12,000港元津貼,鼓勵香港青年到其他灣區城市工作。這正是一個需要勇敢開啟的“盲盒”:未知的環境、新的職場文化,卻可能帶來事業的突破,是人生新的發展機遇。
國家的發展藍圖宏大,就算不離開香港也能分享機遇,香港正配合“十四五”規劃,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,當中包括設立100億港元“產學研導向基金”支援未來產業,這將成為很多青年創業者的強大支持,對於沒有創業經驗的青少年,更可以先透過“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”的培養,先行累積經驗,提升競爭力。此外,第十屆“一帶一路高峰論壇”促成約50份合作備忘錄,總值達10億美元,涵蓋綠色金融、人工智能、基建等領域。香港青年通過參與論壇的青年專章,能直接對接國際項目,開啟全球視野的“盲盒”,同樣可以在國家發展的大潮中抓住機遇,成就自己的夢想。
還有,國家“十五五”規劃建議聚焦綠色發展,香港需在2026年前更新《氣候行動藍圖》。青年若投身綠色科技,即使初期技術試驗失敗,也能為碳捕獲、能源轉型等領域貢獻經驗。由此可見,國家發展為香港青年提供了無數“盲盒”,只有勇敢打開,才能發現其中的寶藏。
當然,也有人會說,開盲盒時,未必每次都能抽到心儀的款式,但即使不如意,也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偏好。失敗不可怕,如果把每一次嘗試都視為是成長的養分,無論成功或挫折,同樣是未來成功的基石。盲盒的吸引力在於這次未如理想,下次還有機會,人生也需要同樣的堅持與準備,才能迎接更好的機遇。青年朋友應該知道,機會往往眷顧有準備的人,青年只有通過持續學習、拓展視野,才能夠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。
(本文作者楊莉珊為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香港(地區)商會會長)
(本文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媒體立場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