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財長再提對台芯片“去風險化” 台輿論:暗示其無心保台
近日,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再度公開提及對台灣芯片“去風險化”議題,稱美國正在將生產供應鏈分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以降低風險。此番表態引起台灣社會廣泛關注。輿論認為,貝森特此言反映其基本構想是,美國只需分散風險,沒必要花力氣保衛台灣;而民進黨當局一味“賣台”,卻並未被美國視為真正盟友,只換來不斷的“掠奪”。

(香港新聞網製圖)
貝森特接受美媒專訪時宣稱,台灣的確做得很好,也建立出色的產業生態系統,但全球99%的先進芯片都在台灣生產,已成為全球經濟面臨的“最大單一風險”。就風險管理角度而言,至少要將美國三到五成的需求帶回美國或轉移至其他盟友。
台前“立委”蔡正元日前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,貝森特言下之意非常清楚,就是擔心“如果台海發生戰爭、中國大陸統一台灣,美國在台依賴的台積電半導體的生產線會出問題”,與其如此,乾脆要求這些生產線移到美國或其他盟友。
“這是他的一個初步構想,”蔡正元指,這位美國高官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,認為美國沒必要花力氣去保衛台灣,“只要把風險分散就好了”。
“如果他真的想要保護台灣,他會去擔憂台灣的半導體生產力嗎?”蔡正元直言,美國不曾承諾也做不到幫台灣抵抗解放軍,“他只好趕快跑,再順手牽羊帶上台灣的半導體”。
這已不是貝森特第一次強調要對台灣的先進芯片“去風險化”。今年8月底,他曾提到台灣包攬了幾乎所有的先進芯片生產,這對美國而言是“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”,甚至是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首見。特朗普政府必須將台灣的芯片生產轉移,保障美國的經濟安全。
台媒體人蘭萱指出,相比之前多次提到此議題,貝森特“這次講得更明確,不只要台灣芯片搬到美國去,可能寧願日本來分攤,也不要讓台灣獨享”。
蘭萱聯想到日前捷安特因“強迫勞動”遭美暫扣一事,指出美國“在對台半導體關稅還沒公布、拼命拉台積電成為美積電的同時,又對我們的傳統製造業下重手”。
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24日宣布,因懷疑涉及“強迫勞動”,對台灣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(捷安特,Giant)生產並出口至美國的自行車與零組件下達暫扣令,禁止相關產品進口。
蘭萱質疑,台當局爭當美國盟友,然而現在美國對台灣的傳統製造業和高科技製造業“都有意見”,“這樣百依百順,到底意義何在?”
蘭萱指出,美國盟友中有部分已經看清狀況並開始尋求戰略自主,例如,針對美國就貿易協議問題突然提出新要求,韓國總統李在明已多次公開表達擔憂。相比之下,“台灣的態度到底在哪裡?當局有沒有肩膀,有沒有腰桿?”
貝森特對於台灣芯片的表態亦在台灣網絡引發廣泛關注。
在相關消息下,不少台灣網友留言表示,“台灣的高階芯片,對美國而言是嚴重的國安危機,那是你的事。台灣的芯片應在台灣生產,保障台灣的經濟”,“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,做美國的朋友是致命的”。



網友評論
還有網友無奈道,民進黨當局一味“賣台”、消耗自身資源,卻並沒有被美國當作真正的盟友,只換來美國的不斷“掠奪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