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《時代》雜誌近日刊登專欄文章,稱賴清德是“魯莽的領導人”,掀起台灣社會討論熱潮,至今仍在不斷延燒。台灣輿論感慨,如此觀點並非孤例,呼籲台當局正視現實。民進黨等綠營人士則氣到跳腳,堅稱該文觀點“不正確”“不重要”。

賴清德。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

美國《時代》雜誌23日刊登一篇文章,作者是美國智庫“國防重點”亞洲計劃主任戈德斯坦,文章稱賴清德是“魯莽的領導人”。該文引起台灣社會高度關注,台當局外事部門很快回應稱,台當局 “堅定守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現狀”,台灣“安全會議秘書長”吳釗燮則在社交平台X發文嗆稱,台當局投資防務是為了“維護和平”,“絕不投降,懂了嗎?”另外,因“將投書稱為報道”,台灣“中央社”還處分了發表該新聞的記者、編輯和主管,被質疑遭到賴清德怒火的牽連。

同時,文章作者戈德斯坦也遭到台灣綠營的攻擊和圍剿,稱其為所謂“大陸同路人”。

“我最近的文章確實捅到了馬蜂窩!”戈德斯坦25日在X發文再次強調,台灣應清醒認識到,“山姆大叔(美國)不會施以援手。”戈德斯坦還指出,美國人早已厭倦為別人的“家務事”捲入“無止盡的戰爭”,“他們不可能為拯救陷入困境的台灣地區而冒險開戰,尤其涉及核風險。”

台前“立委”蔡正元25日發文直言,戈德斯坦的文章指出了冷冰冰的現實,台灣有人整天醜化大陸,只是一種欺騙自己的“認知作戰”,無法改變現實。

“魯莽說”的不斷發酵、延燒,“無法改變”的還有民進黨的態度。

前民進黨“立委”高嘉瑜27日在台灣政論節目上稱,“魯莽的領導人”非常不適當,賴清德一直穩健務實,“這就是台灣現在要走的路”,並揚言“難道你要去支持推進統一的鄭麗文?你覺得比較好嗎”。

台當局外事部門副負責人吳志中28日揚言,戈德斯坦背景“比較親中”,“不重視民主價值”等,“我並不認為有重要性。”

然而,台灣“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”張競分析指出,“國防重點”屬於“溫和現實派”智庫,而戈德斯坦在美國軍界深具影響力,熟悉大陸軍事與兩岸議題,台當局反應失當,從“救火”到“助燃”,“若繼續用意識形態處理現實,終究會被現實修理。”

台前“立委”郭正亮也表示,戈德斯坦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前教授、曾任教20年、同時精通中俄兩語的軍事學者,是現任“國防重點”亞洲計劃主任,更是《時代》雜誌的定期邀稿人,幾乎每月都有文章,“在華府名氣不小”,且為美軍體系中少數熟知大陸軍事的專家。郭正亮還強調,“這樣的聲音在美國越來越多,明年等著看,恐怕會變成主流。”

台灣《聯合報》28日社論指出,今年春天起,外媒對台態度有了大幅轉變。五月初,英國《經濟學人》批評賴當局“政治失能”;七八月,從美國的《紐約時報》《華盛頓郵報》《彭博社》,到日本的《讀賣新聞》《朝日新聞》和《產經新聞》都直接批評賴清德“不得人心”;這次戈德斯坦批評賴清德是“魯莽領導人”,只不過用字更直白、尖銳罷了,賴清德的魯莽其來有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