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通社9月16日電(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)中美馬德里會談就妥善解決TikTok問題達成基本框架共識。這一成果釋放哪些積極信號?TikTok命運是否明朗?

9月14日中美馬德里會談 圖源:新華社

中美雙方經貿團隊9月14日至1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會談,TikTok在美業務問題首次“上桌”就取得談判進展。中方會後宣布,雙方以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,就雙方關注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、深入、富有建設性的溝通,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決TikTok相關問題、減少投資障礙、促進有關經貿合作等達成了基本框架共識。

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、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表示,中方將依法依規開展技術出口審批。同時,中國政府充分尊重中方海外企業意願,支持企業在符合市場原則基礎上,與合作方開展平等商業談判。

美方牽頭人、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,相關商業條款能夠同時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和TikTok的中國特色。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發文稱,中美貿易會議進展順利,美國年輕人會因此感到高興。特朗普上任後已四度延長TikTok“不賣就禁”限期。

中國(深圳)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淩曲16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,TikTok談判難度小於貿易問題,率先取得中美談判共識。存在中美均可獲益的解決方案,既可推動中企全球化佈局和投資多元化,有助中方技術管制和應對美國制裁,也可滿足美國數據不出境等安全需求,中美或因此相向而行促成本次共識。

“TikTok協議或涉及三個相對獨立的核心問題,即股權與控制權、中國技術出口管制、數據出入境。”余淩曲分析,按照中美能達成一致的方向,TikTok未來很可能採取股權與控制權分離、同股不同權的架構,將字節跳動拆分成中國、美國、國際三部分,股權架構各不同。美國部分由美國產業集團和資管機構投資佔比大於50%,運營決策和業務發展則統一由中國創始團隊規管,維持現有經營模式。三部分均設立獨立數據庫,儲存和使用數據隔離,但技術統一,或可解決技術出口和數據出海問題。

余淩曲指出,中美本輪談判成果具破冰作用。拜登政府推出投資禁令後,美國資本對中企投資受限,尤其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領域。中美須對等開放,美國方面若放鬆對中企的技術出口和投資限制,有助活躍經貿投資市場。

中美將就成果文件進行磋商,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,並將展開新一輪談判。余淩曲認為,中美下一輪談判或聚焦下調關稅、放鬆制裁管制等議題。“核心要解決的,是中美之間對轉口貿易要有明確界定。如中企在越南設廠,在當地產生附加值較高,就應視為越南商品,不應作為轉口貿易被徵收高額關稅。美國關稅打擊面太廣,若美方能與中方統一商品原產地標準,對全球加工製造國、轉口貿易地區都有益。”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