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消息:台灣詐騙猖獗,使其在國際社會被冠上“詐騙之島”稱號。韓媒報道,台灣已成為詐騙集團的“試驗場”,一旦新詐騙手法在台灣測試成功,就會散播到亞洲和世界各地。

圖為台灣街頭,香港中通社資料圖

韓國《朝鮮日報》報道,台灣是最早出現“釣魚”詐騙的地區之一,出現於1990年代末期。根據台灣和韓國警方統計,台灣每年因語音、短信等“釣魚”詐騙而損失的金額高達新台幣502億元(折合韓元約2.3萬億元),超過韓國的1.687萬億元。但考慮到台灣人口不足韓國一半,台灣的人均損失預計將是韓國的近三倍。和電子科技文化發展較差的日本相比,台灣人均損失更高出近20倍。

台灣犯罪專家表示,台灣已成為國際詐騙集團的“試驗場”,利用台灣民眾來測試新的詐騙手法。有反詐騙軟件公司負責人稱,台灣和韓國一樣,電子科技文化發達,很容易進行犯罪實驗。新的“釣魚”手法如果在台灣測試成功,就會散播到亞洲,最終蔓延到世界各地。

據台媒此前報道,過去一年全台詐騙造成的財產損失約新台幣1200億元。雖然去年當局將加重詐騙罪刑度提高到最重12年徒刑、最高3億元罰金,但實際判決卻完全沒有體現。過去6年來,有80萬件涉及加重詐騙的判決案例,但真正被判處3年以上徒刑的比例卻只有0.2%。等於1000個詐騙犯裡,只有2人會被判處比較長的刑期,絕大多數人最後只是輕輕放下,對於詐騙犯罪完全沒起到震懾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