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,2025年8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,分別上升14.5%和11.5%。
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,2025年8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,分別上升14.5%和11.5%。
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,2025年8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,分別上升14.5%和11.5%。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,內地經濟動力轉弱,若各項刺激內需措施未有明顯推動內需改善,或續限制本港對其出口增速。大新估計,本港2025年出口增長或錄得約10%升幅。
香港8月出口升14.5%連升18個月
繼2025年7月份錄得14.3%的按年升幅後,8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,366億元,較2025年同月上升14.5%,連升18個月。同時,繼2025年7月份錄得16.5%的按年升幅後,2025年8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,620億元,較2024年同月上升11.5%。2025年8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54億元,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5.5%。
2025年首八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較2024年同期上升13%。2025年首八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,433億元,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.8%。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,截至2025年8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,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2.9%。同時,商品進口貨值下跌2.0%。
輸往亞洲整體出口貨值升12.6%
2025年8月份與2024年同月比較,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2.6%。此地區內,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,尤其是馬來西亞(升73.6%)、越南(升54.3%)、菲律賓(升36.9%)、台灣(升33.7%)、泰國(升28.9%)和中國內地(內地)(升8.2%)。
除亞洲的目的地外,輸往其他地區的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,尤其是荷蘭(升65.7%)、英國(升55.8%)和美國(升17.3%)。同期,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,尤其是越南(升80.8%)、馬來西亞(升14.6%)、日本(升13.3%)、內地(升12.4%)和台灣(升5.5%)。另一方面,來自韓國(跌11.5%)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。
美國貿易政策將會繼續影響短期前景
政府發言人表示,8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進一步顯著增長14.5%。輸往內地和大部分其他亞洲市場的出口繼續錄得穩健增長,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轉升。同時,大部分主要商品的出口亦上升,尤其是電動設備、機械及機械用具的出口表現持續強勁。展望未來,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增長,以及香港與不同市場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,應繼續為香港的商品貿易表現提供支持。然而,美國的貿易政策將會繼續影響國際貿易流向的短期前景。政府會密切監察情況,並保持警覺。
大新估計2025年全年出口或增長約10%
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,本港進出口均保持雙位數增長。8月整體出口按年升幅加快0.2個百分點至14.5%,高過市場預期的13.9%,但低於大新預期的15.6%。輸往中國內地出口按年升幅顯著收窄近8個百分點至8.2%,為今年2月以來最慢增速;輸往美國、日本及荷蘭的出口則由跌轉升,其中出口至美國上升17.3%,為去年8月以來最快增速;輸往越南、印度、阿聯酋出口升幅均擴大;輸往台灣出口升幅則顯著收窄至逾三成,輸往南韓出口跌幅亦有所擴大。8月整體進口按年升幅放緩5個百分點至11.5%,貿易逆差收窄至254億元。
大新認為,本港8月出口升幅略有擴大,主要受惠於部分主要亞洲地區出口增速持續加快,同時輸美出口受惠低基數而止跌回升,抵銷輸往內地及台灣出口增速放緩的影響。中美貿易前景預料仍然不明朗,部分出口商尋求開拓亞洲及東南亞地區新市場,或繼續推動相關地區出口增長。惟內地經濟動力轉弱,若各項刺激內需措施未有明顯推動內需改善,或續限制本港對其出口增速。大新估計,本港2025年出口增長或錄得約10%升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