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稅未定,台當局先赴美採購農產品惹質疑
香港新聞網9月16日電 關稅未定,台當局忙著赴美採購農產品。島內輿論質疑,美國有先降低關稅嗎?為何民進黨當局就要急著先送禮物?並批評台當局黑箱操作,在不透明的情況下就展開對美農產品採購。
台外事部門14日下午以新聞稿方式提到,台當局農業部門負責人陳駿季已帶領“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”14日至27日到訪美國,與美國農產品相關協會簽署採購意向書。
據悉,該團先訪問華盛頓,再以黃豆玉米、小麥、牛肉三個分團前往美國九個農業州,與當地官員和農業團體進行交流。
有消息指,台灣20%關稅稅率高於日、韓、歐等地,因此台當局此次派遣農業採購團赴美,力拚降低對等關稅稅率,並將本次訪團採購規模從80億美元提升至100億美元。
然而,針對台當局舉動,不少島內民眾質疑:“美國還沒讓步給好處,台當局為何拼命掏錢送禮物?”
台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提到,台當局答應美國一堆事情,那美國有先降低關稅嗎?有給你優惠嗎?為什麼要著急先做呢?
台“立委”王鴻薇批評台當局黑箱操作,在不公開、不透明的情況下就展開對美農產品的採購工作。

台灣街頭。香港中通社圖片
“是不是相關的投資、市場開放都在悄悄進行了?”王鴻薇質問台當局:“怎麼可以賴皮成這樣?”
早前傳出台當局擬將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降為零,作為緩解美方高關稅交換條件,如今又要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疑似作為降低關稅的交換條件。台當局有關行為,不僅被批損害了島內農戶利益,似乎也無法提振民眾對於降低關稅的信心……
台灣啟思民本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,76%民眾對關稅調降沒信心,超過74%民眾擔憂對等關稅對中小企業產生衝擊,63%民眾認為企業赴美投資設廠“可能造成產業外移風險”。
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表示,目前台美談判過程資訊封閉,僅在結果出爐時才讓外界知情,導致企業無法判斷是否接單、如何布局,進一步加重不確定性成本。“你(台當局)完全都不講,最後才掀牌,讓大家跟著你一起吞下去。”
